Gary兄:你好!
附上拙筆短文一篇, 敬請審核, 若尚符合基本水平, 可上北小18屆部落格榜單, 煩請代為PO入,希藉以讓我對閣下為北小同學建立18屆部落格此一交流平台, 所付出之辛勞與服務熱忱, 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及感謝。
敬祝 大安 弟 鞠成惠 敬上
小學國語課文中不乏經典之作,如「日曆、日曆掛在牆壁,一天撕去一頁,真教我心裡著急----」、「天這麼黑,風這麼大,爸爸捕漁去為什麼還沒有回家,聽狂風怒號,真叫我心裡害怕----」、「莫嘆苦、莫愁貧,有志竟成語非假,鐵杵磨成繡花針--」等,篇篇皆是膾灸人口,令人回味無窮的文章。但也有若干篇是敘述有關「共匪」、「大陸同胞」、「反攻」的故事,同樣讓人印象深刻,亦可見當年的「反共教育」十分澈底、紮實,已做到滴水不漏、固若金湯的地步。只可惜,當時我因資質駑鈍,難窺其堂奧,實在不理解這些故事要表達的內涵是什麼?且我年幼,手無縛雞之力,不能拿槍上戰場殺共匪,空有一腔熱血。現舉出兩篇相關的課文聊以回味。
「李明失蹤了」——李明是一名工人,他聽到共產黨口口聲聲說:「工人萬歲」,以為工人有好日子過了。 不料,共產黨真的來了,非但工資沒有增加,工時卻變得更長。後來有一個「共匪」找他去問話,問他共產黨好不好,李明不敢說真話,只是笑笑。第二天晚上,共匪又來找李明去談話,從此以後李明就失蹤了。這是「小三」的課文,當時我不解的是李明為何會失蹤?他到底去哪了?失蹤就是人間蒸發嗎?這些無聊的問題,課文裡找不到答案,老師也不肯說清楚,所以就一直在我當年還來不及長大的小腦袋瓜裡盤旋著。有一天,我聽說附近鄰居恰巧有個中年人叫「李明」的,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,每次遇見他,就故意纏著他追問:你在我小學的課文中已經失蹤了,怎麼現在又出現了?你去了哪裡?真的有經歷過一場驚險恐怖、生死一瞬間的神秘之旅嗎?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詢問,弄得他啼笑皆非、招架不住,以後遠遠地看見我,拔腿就跑。如今回想起來,覺得當年的我真是愚蠢的可愛。
另一篇課文,題目是「送衣服給同學」,故事的大意是:在寒冷的冬天,「新民」穿著一件單薄的夾衣去到學校。下課時,他愁容滿面,身軀顫抖地站在教室門口凝視著遠方。老師說,新民的家在大陸上,家裡的東西都被共匪搶光了,所以沒有錢添購冬衣,於是「王大年」 回家請媽媽縫製了棉衣,送給新民。當時身為「小二」的我,對這篇「新民」的故事,有一個結論、一點疑問,結論是新民在大陸的家一定很富裕;疑問是新民的年齡已經很大(因為他從大陸逃來台灣),為何還與我們小孩子一起讀小學?直到廿多年後,台灣社會流傳一個所謂「外省第二代」的新名詞,我豁然開朗,從小隱忍多年的疑問,終於迎刃而解:「新民」就是所謂「外省第二代」,而我就如同新民的翻版。同時我又想到,小學也有許多同學是「外省第二代」,似乎都可以稱之為「新民」,只是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罷了。
小學六年,國語課本共有十二冊之多,雖然尚有幾篇課文內容,現在仍可斷斷續續的背訟,但畢竟是年代久遠,能記住全文並不容易。第一冊第一課題目是「爸爸媽媽」,第二課是「哥哥弟弟」,如果有同學還記得內容,能全文背訟,我要向你(妳)深深一鞠躬,表示敬佩。
後記:我上班的單位,在不同部門有一位同事名叫「李明」,平日不常相見,但每次遇見他,總會想起小學「李明失蹤了」的課文,同時順便虧他一句:「你怎麼還沒失蹤?」日前在餐廳巧遇,閒話之間,他竟然將「李明失蹤了」的課文一字不漏的背完,令我甚感驚訝,也又勾起我對小學國語課文的回憶,於是利用星期假日信筆塗鴉,完成這篇沒有營養的短文,旨在博君一粲。